第六章 抢人(第2页)
只是这琴瑟轩的灶房应该叫灶院,不仅有独立的备菜间,还有单独的食材库。看着品类众多的食材,白棠之前在天台山的满足,此刻受到了刺激。
那灶锅更是夸张,足足一个大“回”字,一眼望去,至少有二十个灶眼。而且她居然还看到了烤炉,也就是说这里可以做烤鸡、烤鸭吃。
“我去,这么多锅灶,这要是一起起火,能供多少人吃饭啊?”白棠忍不住问道。
她奶呼呼惊叹式问话,极大满足了李妙言的自豪感。
“这算什么,这只是我们山门的一个灶屋,另还有三处呢。”李妙言下巴扬起来,笑着回答道。
“行了,李妙言,知道你们琴瑟轩有钱!”顾杭见不得她如此得意模样,揶揄道。
果然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这山头与山头的条件还真是参差不齐。
云九晞难得见到李妙言听到顾杭的埋汰,居然不回嘴。
“小棠儿,听说你很快做吃食,你帮我做个鸡精面,我请你吃烤鸡好不好?”
听到李妙言的话,白棠有些不解,鸡精面?什么鬼。
似看出了白棠的疑惑,几人七嘴八舌的解释起来。
听了好半晌白棠总算听明白了。也终于知道,他们几人为何会争夺自己。
这一切,还都得从她馋嘴说来。
自她断了狼奶,开始吃辅食后,每日吃的都是一些米糊和菜粥,虽然不美味,但是能果腹,毕竟她连牙都没有。可是,后来她牙齿长齐,开始跟着师父和师兄们一起吃饭,才知道原来还有人能把饭菜做的那么难吃。
不过也不能怪师兄们,实在是这个时代调料有限,能下菜锅的只有盐巴和油。
后来,她实在是吃够了没有味道的饭菜,就想着法的改变吃食的味道。
首先,山里的菌类很多,虽然她不能认全,可是上辈子从小她就跟着爷爷在山里刨食,每年都会跟着爷爷去山里捡菇子,所以哪些能吃还是能认出不少的。
她带着师兄捡了很多香菇、鹿茸菇、牛肝菌、羊肚菌和茶树菇等。刚开始师兄们说,那些菇子有毒,压根不让她摘。可是看到白棠炒制以后,吃了没事,这才相信原来山里有好些菇子都是可食用的。
于是他们帮着白棠捡了不少,白棠把洗干净的菇子晒干后,磨成了粉,做成了简易的松茸鲜用来炒菜。
老道的药房和炼丹房里的工具和药材不少,所以每次师兄们做菜时她也会偷一些药材放进去,没办法老道把药材看的紧,而师兄们又很听老道的话。
不过,后来白棠折腾的次数多了,大家发觉每次白棠加料后的饭菜,味道确实很好,师兄们才渐渐听取白棠的建议。而老道对于白棠偷他药材的事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了,年初她还制出了酱油,虽然代价是大师兄被老道狠狠教训了一顿。没办法,做酱油需要把黄豆蒸熟,然后放霉掉。老道看到那么多发霉的黄豆,只以为他们在浪费粮食,拿着拂尘就打了大师兄一顿。
许是以前穷怕了,老道很是看不惯他们浪费。
虽然一再解释,可老道还是觉得她一个奶娃子,纯纯的瞎玩。不好动手打奶娃子,就只能修理白湛。庆幸,老道不知道她为了酿酱油,还用掉了两个月的食盐。不然,估计大师兄的屁股会一个月都下不了床。
扯远了,这几个之所以争抢白棠,是因为他们都阴差阳错的尝过天台山的吃食。有的是大师兄带下山的卤味,有的是二师兄随身携带的鸡精,还有的是三师兄带的酱饼。而被人问道,几个师兄都很诚实的说,这些吃食出自白棠之手。
于是一个两三岁的奶娃,成了美食神话。
美食谁不爱,只是他们都害怕老道,所以不敢去天台山索要。
不过,李妙言没顾杭他们那么幸运,她并未吃过天台山的东西。只是听顾杭那厮无数次吹捧天台山的卤味,又加上云九晞跟她说过几次那个鸡精,她才会那么着急把白棠弄回琴瑟轩。
毕竟云九晞说,平淡无奇的小馄饨和素面只要加上鸡精,就会如同注入了灵魂,鲜美到无以复加。如果那鸡精真的如此神奇,那么她大姐就不会那么难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