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北狄危急(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指教不敢当。"阿史那律摸了摸胡子,"只是我北狄大祭司近来占卜得知,她与贵国柳贵妃。。。渊源颇深。"

沈戚薇在帘后听得真切,手中的茶盏险些跌落。她看向身旁的萧瑾弛,发现丈夫面色铁青。

"荒谬!"萧瑾弛低声怒喝,正要起身,被沈戚薇按住手臂。

"陛下且看熠儿如何应对。"她轻声劝道。

殿上,萧熠已经恢复平静:"使节此言差矣。柳贵妃乃江南名门之女,与北狄能有何渊源?想必是大祭司占卜有误。"

阿史那律哈哈大笑:"陛下何必急着否认?大祭司说了,她与柳贵妃不仅是同乡,更是。。。"他故意拖长声调,"血亲。"

满朝哗然。萧熠眼中寒光一闪,拍案而起:"大胆!竟敢污蔑我朝皇室中人!"

这是萧熠登基以来第一次当众失态。阿史那律似乎很满意这个反应,继续火上浇油:"大祭司还说,柳贵妃临终前曾留下一物给景王爷,是一枚刻有北狄文字的玉佩。。。"阿史那律在说话之时眼神有意无意的看向萧烁。

听罢,萧烁身体明显一震。这个细节太过私密,外人绝无可能知晓。

沈戚薇在帘后倒吸一口冷气。她知道那枚玉佩——景王萧烁确实随身佩戴,是柳贵妃唯一的遗物。

阿史那律趁热打铁:"大祭司愿意亲自来京,与陛下当面说明这段渊源。当然。。。"他意味深长地扫视殿中群臣,"前提是陛下愿意重新考虑两国边界划分。"

至此,北狄的真实目的昭然若揭。萧熠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使节今日所言,朕权当酒后妄语。登基大典在即,还请使节安分守己,莫要自误。"

他转向殿中侍卫:"送使节回驿馆休息。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探视。"

阿史那律被"请"出大殿时,脸上仍挂着志得意满的笑容。

当夜,太上皇和太后秘密见了萧烁。

"那枚玉佩。。。"萧瑾弛面色凝重,"确是你母妃临终所赠?"

萧烁从怀中取出一枚温润的白玉,上面刻着古怪的纹路:"母妃说这是她家乡的护身符,要我永远随身携带。"他翻过玉佩,露出底部细小的刻痕,"这些纹路,我原以为是装饰,现在想来。。。"

"是北狄文字。"沈戚薇轻声道,"写的是什么?"

萧烁摇头:"我不识北狄文。但阿史那律既然能准确说出此物,说明大祭司确实知道些内情。"

萧瑾弛来回踱步,突然停下:"你母妃入宫前的事,朕知之甚少。只知她是江南柳家的养女,本家姓叶,因家族获罪而被柳家收养。"

"养女?"萧烁愕然,"母妃从未提起。"

沈戚薇若有所思:"若大祭司真与柳贵妃是血亲,那么柳贵妃很可能。。。有北狄血统。"

这句话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三人沉默良久,各自思量着这个可能性带来的政治风暴——当朝王爷的生母有北狄血统,这在朝野会引起怎样的震动?

"不止如此。"萧熠突然道,"阿史那律今日在殿上所言,句句都在引诱我与北狄结盟,想要我背叛皇兄。”

"那么北狄很可能已经在朝中安插了暗探。"萧瑾弛接过话头,面色阴沉,"他们选择在你侄儿登基时发难,就是要动摇你的内心,想让你掌管江山。"

子时十分,萧瑾弛和沈栖薇来到了东宫,刚到没一会,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御前侍卫统领跪在门外:"启禀陛下,刚收到八百里加急,北狄大军压境,已攻破我两处边关!"

三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

北狄的进攻,比预想的来得更快。

萧熠立即恢复了帝王的冷静:"传令镇北将军死守关隘,调附近三州驻军增援。命兵部即刻拟定作战方案,明日早朝商议。"

侍卫领命而去。萧熠转向萧瑾弛:"父皇,看来您的逍遥日子要推迟了。"

萧瑾弛苦笑:"朕早该想到,这龙椅岂是那么容易离开的。"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放心,朕会与你共度此劫。"其实,此时的萧瑾弛和沈栖薇的内心是焦虑的,他们不知道身体里的毒还能再压制多久,生怕还没离开皇城就发作,那就太麻烦了。

沈戚薇走到窗前,望着北方漆黑的夜空:"这场危机,恐怕才刚刚开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