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章谈心(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赵陵川实话实说道:“我父母还不到五十,都是农民,我下面还有个妹妹,正在上大学。”

周新田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看着赵陵川问道:“你说你父母都是农民?”

赵陵川点了点头道:“是,我父母都是农民。”

周新田的脸上的表情就微妙了起来道:“这么说,你还是个干将?了不起,了不起的很!”

赵陵川岂能不明白他的意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种惯性思维早已左右了国人数千年。别说是现在,就是在古代,奉行科举制度的年代,那些做官为宦的也大多是氏族出生,农民哪儿有当官的资格,就算书读的再好,也是牛马。赵陵川的,显然是打破了这种固化的阶层。

其实,赵陵川知道,此刻周新田最想知道的恐怕就是自己跟李大成书记的关系,或者自己背后还有什么样的关系。他在夸赞和惊讶的同时,也在怀疑自己是否说了真话。

说完了,周新田停顿了一下忽然问道:“李书记最近还好吗?”

李书记?赵陵川马上没反应过来,皱了一下眉头,马上明白他的意思,笑了笑道:“周书记,我只是个副县长,不经常去市里,怎么能知道李书记的近况呢。不过……我想他应该还好吧。”

周新田也跟着笑笑道:“是啊,是啊,李书记身体一向很好,加上平常就爱好锻炼,虽然比我大了几岁,但身体却比我好许多。你看我这个样子,整天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不舒服。吃药早成了家常便饭。所以,你们年轻人,一定要向李书记学习,趁着年轻就应该加强锻炼,以免年龄大了受罪。”

赵陵川点头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过,你这是操劳过度,应该注意休息才是。”

周新田摆摆手道:“我哪儿有那个命。前段时间,还想着去市里检查检查身体,可县里这一摊子事情,哪儿能走得开。在熬上几年,等退休了,也就不受这份罪了。”

赵陵川道:“你才刚过五十,下一步肯定要到市里工作,怎么能退休呢。再说了,县里的工作也离不开你。比如说,新河公园项目和老城区改造,这两个关系到汾城的未来发展的历史重担,还在你的肩上。你怎么能休息呢。”

赵陵川巧妙把话题从周新田那种不咸不淡的身体健康问题上,引到了老城区改造问题。

周新田就在那里愣了半天神,笑眯眯看着赵陵川问道:“听你的意思是,想要动一动老城区?这是你的意思,还是明玉同志的意思?”

赵陵川也不说谁的意思,就事论事道:“汾城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源。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在唐宋时期,汾城就是州府所在地,下辖今天的汾城、临河、河湾三个县,占地面积达三千多平方公里,人口有五十万之多。在当时算得上是人口稠密的大洲府,而且还是初唐时期著名的秦王屯兵处。现存的钟鼓楼、城隍庙、土地庙,应该始建于那个时期,后几经翻修,规模扩大,现在的城隍庙应该重建于明中期,钟鼓楼一直保存着初唐时期的建筑风格,土地庙是清晚期重建。城隍庙那边还保留了一个古代科举考试的考场。这些可都是汾城的宝贵财富。如果丢弃,那就实在太可惜了。”

周新田点头道:“看不出来,你还非常好学,来了没多长时间,就对汾城的历史掌握的这么清楚。你说的没错。老城区那些古建筑丢弃了确实可惜。所以,我到汾城以后,就联系省市文物保护单位,对着几个文物点都进行了充分的保护。要不然,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

赵陵川摇了摇头道:“周书记,我说的可不是这个意思。历史文物确实要妥善保护,但我觉得光保护起来还不行,还要善加利用,要不然,我们保护文物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了。”

周新田叹息道:“你说的没错,我也早就想对老城区进行改造开发,但是老城区的这些老住户实在是……有些不通情理。不肯搬迁,坐地起价,汾城这样的县城,拆迁费就敢要到一万元一平米,有些独院住户甚至除了要拆迁费之外,还要让政府给他们几套房子,简直是岂有此理。如果照他们的要法,别说政府受不了,开发商也会受不了。更何况,这是他们刚开始的要价,一旦动工,还不知道要出什么幺蛾子。所以,我们也只好作罢。”

赵陵川便顺坡下驴道:“周书记的意思是,同意老城区改造了?”

周新田忽感上了赵陵川的当,可说出去的话,又岂能收回来,就硬着头皮道:“同意,当然同意,老城区改造是对汾城今后发展有利的事情,我为什么不同意。”

赵陵川就马上拿出了方案道:“周书记,既然你同意,那你看这样好不好。咱们就新河公园项目和老城区改造同时进行。至于能不能成,我先试一试。成不了算我的责任,成了是你和县委的功劳?”

赵陵川这是把周新田堵在了死胡同,

周新田尴尬哼笑一声道:“你看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不管怎么说,你能有这样为老百姓做事谋福的想法,我就感到很高兴。”停顿了一下,似乎也醒悟了过来,接着问道:“你今天来找我说这件事,应该是有备而来吧。那就说说你的想法吧。”

赵陵川想了想道:“周书记,你说的没错,我今天过来,确实是有备而来。其实办法都是大家之前想好的,我并没有什么创新,只是拿过来用。大致分成五部:前期调查,统一思想,设计规划,实施建设,后期利用。”

周新田点点头道:“想法很好,思路也很完整。不过,我觉得重中之重还在于统一思想这一步。如果我所想不错的话,你这一步应该是要动用汾城的一些老干部吧。”

赵陵川笑笑道:“什么事情也瞒不过你的眼睛。我这段时间确实跟汾城的一些老干部接触了一下。特别是展老和原住建局局长费承运。展老虽然已经退下来多年,但在汾城老一辈人中,还是有一定威信的。费承运是个实干家,在老城改造的事情上费了很大的精神,可惜到退休也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周新田想了想道:“展老这个人,我到汾城以后虽然没有见过,但也听说过一些关于他的事情。在改革初期,特别是对汾城的老城区建设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目前汾城老城区就是展老那个时期建设完成的。中轴设计,青石街道,文物保护优先,从这些留下来的历史痕迹能看出来,当时在建设老城区的时候,展老那一代人还是非常用心的。不过……呵呵……毕竟已经时过境迁,展老当年的威信,能不能再次推动老城区改造,还在可与不可之间。不过,你可以试试嘛。”

从周新田的言谈中,赵陵川不难看出,这位县委书记的情感中充满了矛盾。对于老城区的改造,他的内心应该是持反对意见,至于原因,赵陵川不得而知。而且,他对于展老等老一辈的县委领导,也并不认可。这一点,赵陵川倒是跟周新田的想法一致,展老毕竟是二十多年前的县委书记,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又还有多少人愿意相信他一个过期的县委书记呢。

不过,从王家房征地的事情来看,起码说明展老的余威仍在。然而,那一代人的工作重心始终在农村,在城区的老住户中会不会还能说了算,就不可而知了。总之,这里面依然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送走赵陵川,周新田的脸一下子就拉了下来,甚至不由地骂了一句:这个小王八蛋!

周新田像雕塑一样坐在椅子里,木然望着窗外的雪松,任由日光斑驳都撒在脸上,十多年前的事情不由地在脑海中翻腾了起来。

十多年前,周新田从临河调到汾城担任县长一职。那个时候的周新田,还不到四十岁,可以说正是意气风发、雄心勃勃的时候,满眼、满脑子都是工作,都是改革,都是创造一个新天地。

到汾城以后,他可以说是没日没夜的工作,整天不是在工地,就是在农村现场办公,每天休息的时间不足六个小时,可以说恨不得一天变成二十五个小时。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汾城落后的面貌。

就在他到汾城的第二年,汾城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雨水像瀑布一样倾斜而下,哗啦哗啦的声音,根本就不是正常下雨。他半夜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雨声,始终难以入眠,就干脆拿了雨伞跑到大街上查看情况。

这一看,才发现,大街上已经溢满了雨水,很多商铺都已经被雨水倒灌。因为是在半夜,也没有人发现。他急忙给武装部打电话,让他们立即派人疏通水道,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这一夜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因为雨水太大,还是造成临街的大多数商铺雨水倒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