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你想去就去呗(第1页)
“啊?”李承乾满脸惊愕,目瞪口呆地望向苏策,“可天刚破晓,便有人入宫传信,称我舅舅病入膏肓,危在旦夕啊!”
苏策嘴角微微上扬,浮现出一抹洞悉一切的笑容:“这不过是你舅舅因见不着你,使出来的苦肉计罢了。”
李承乾起初确实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打得有些懵,可他生性聪慧,并非愚笨之人。听苏策这般言语,瞬间镇定下来,暗自思忖一番,深感苏策所言极是:“大哥,那我此刻该当如何?佯装不知此事吗?”
苏策目光如炬,瞥他一眼,郑重说道:“不论他是真病还是装病,你都要去探望,要不然明天你父皇的桌上都是参你的折子。那帮文官可不会放过这般机会,定会拿孝道大做文章,到时候你百口莫辩。”
李承乾无奈地叹了口气,情绪低落,蹲在地上,满面愁容:“去了,父皇会起疑;不去,又要遭文官斥责。你说我舅舅他们这……”李承乾摇了摇头,终究还是将“添乱”二字咽下,毕竟背后议论长辈,有违君子之道。
苏策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温言安抚:“该去便去,而且去了未必没有益处。”
“大哥,您这话是何意?我有些不太明白。”
“待会儿,你先去面见陛下,主动请命去探望长孙无忌。到了那儿之后,你便如此这般说……”
“嗯嗯,我懂了。”李承乾一边听,一边点头。虽说不完全明白苏策为何让他这般行事,但出于对苏策的信任,他决定一一照办。
“去吧。”
望着李承乾离去的背影,苏策慢悠悠地朝着宫外走去。走着走着,他心里犯起了嘀咕:“奇怪,太子出行,身边怎么不见一个侍从跟着?他这般身份,理应前呼后拥才是,今日竟如此反常。”
殊不知,宫中早有人将他的一举一动盯得死死的。待苏策离开皇宫后,他的所有行径都被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了李世民。
听完程处默的汇报,李世民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并未将这些琐事放在心上。
自程处默随李世民从蓝田归来,李世民便留意到这个年轻人的果敢与忠诚,特命他担任自己的贴身侍卫。
李世民用人,向来注重能力与忠心,程处默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以及对皇室的赤诚之心,让李世民对他颇为赏识。对于李世民的心思,程处默向来谨言慎行,不敢随意揣测,更不敢妄加议论。
李世民思考事情时,不喜欢身边有人打扰。待程处默退下后,他缓缓放下手中的笔,轻轻靠在身后的软垫上,揉了揉发疼的眉心,陷入了沉思。
“苏策这小子,似乎与长乐相处得颇为融洽,不过这倒并非关键所在。若能为我所用,大唐日后定强势无比;倘若不能,那绝对是大唐的心头大患!绝不能让大唐再出一个裴寂!”
李世民对苏策一直抱着既欣赏又警惕的态度。这小子平日里看似玩世不恭,然而从他的种种行为来看,又好似毫无野心,仿佛觉得在蓝田安稳度日便心满意足,全然没有想进京谋取更高官职的想法。
可李世民历经无数风雨,深知许多表面上毫无野心之人,实际上可能野心勃勃。苏策,会不会也在伪装呢?李世民一时之间,有些捉摸不透。
这种想用却又不敢轻易任用的感觉,令他心中十分纠结,就如同面对一桌丰盛诱人的美食,却因担忧有毒而迟迟不敢下筷。
“再给他半年时间,明年务必将他调到京城来!”李世民暗暗下定了决心。
李世民深知苏策这类人,心思深沉、手段高明。他觉得还是要早做打算的好,当下,他正好借此时间,将苏策留在身边,从才学、胆识、应变能力等各方面对苏策展开全面考察,看看他究竟有几斤几两。
若苏策心怀大唐,经得住考验,将长乐许配给他又有何妨?可要是苏策心怀不轨,李世民可不会心慈手软,定会让苏策提前去“那边”等着,等自己百年之后,再慢慢“收拾”他。
“陛下,太子求见。”
李世民回过神来,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李承乾前来,他并不意外,若不来反倒奇怪了。
“宣他进来。”李世民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