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康熙思念韦小宝(第1页)
早春时节,北京紫禁城。
距离日出还有半个时辰,乾清宫,文武百官早已恭候于外,正在小声说话,叽叽喳喳的,也听不清他们在说些什么。由于是早朝,估计所说与军国大事有关。
此时,执事太监走出宫门,站在高高的台阶之上,手中长鞭连甩三下,称之为静鞭。长鞭抽在地上,发出巨大的声响,文武百官全体禁声。
三声静鞭毕,文武百官按品级,顺着两边的石阶,鱼贯而行,进入乾清宫,面向台阶上的龙椅,肃然而立。
执事太监高声唱道:“皇上驾到!”
康熙皇帝在龙椅上坐下后,文武百官跪拜于地,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宏亮而整齐,彰显出康熙盛世的气象。
已是四十开外年纪的康熙皇帝声音平和而威严:“众爱卿,平身。”
百官齐声道:“谢皇上!”
待百官起身后,康熙皇帝问道:“康亲王,这又过去了一年,寻找韦小宝下落的事进行得如何了?”
自从韦小宝悄然离去之后,与韦小宝打小一起长大,且君臣感情深厚的康熙皇帝责成康亲王寻找韦小宝的下落。可是,二十年过去了,韦小宝如同人间蒸发,康亲王派出去寻找其下落的人,一批又一批,他们去了韦小宝的老家扬州、当年避祸时呆过的地方神龙岛、韦小宝治理过的台湾,甚至五台山、鹿鼎山等等,凡是韦小宝足迹到过的地方,都寻了个遍,始终见不到韦小宝和他七个老婆的踪迹,也没有任何音讯,哪怕是传说都没有。
这时,听康熙皇帝问起此事,康亲王出班奏道:“启禀皇上,这二十多年来,奴才遵旨先后派出了三十多路人马,凡是韦大人曾经到过的地方,均仔细寻找过,就是不见韦大人的踪迹。这一年来,奴才又派出三路人马,分别到云南、贵州、福建这些韦大人当年曾经到过的地方仔细查找,依然毫无音讯。”
康熙皇帝道:“韦小宝当年去过俄罗斯,与摄政女王索菲娅很有交情,他会不会逃到了俄罗斯?”
康亲王回奏道:“这事奴才也知道,过去一年派出的三路人马中,有一路就去了俄罗斯,还面见了索菲娅女王,她不但不知道韦大人的下落,听说韦大人失踪后,索菲娅女王非常挂念,也派出人马四处寻找,同样没找到韦大人。”
康熙皇帝轻轻叹了口气:“这个小桂子。”他的话没说完,但群臣都知道,他下面的话应该是:跑到哪里去了?
康熙皇帝与韦小宝的君臣之情,朝中大臣无有不晓,人人都知道,韦小宝是康熙皇帝最宠信和倚重的大臣,当年韦小宝得势时,连康亲王、吴三桂、明珠这些权倾朝野的人物,也纷纷巴结韦小宝。很多人挖空心思,就想走韦小宝的门路,只要进得了韦府,离飞黄腾达就不远了。
当时民间曾经有这样的说法:“进了爵爷府,就是进了紫禁城。”爵爷府,就是韦小宝的府弟。
当然,韦小宝之所以深得康熙皇帝宠信,不单单因为他们是儿时的好友,更重要的是韦小宝聪慧无比,立了很多的大功,擒鳌拜、查出假太后、在五台山找到出家的老皇帝顺治、举荐施琅收复台湾、剿灭神龙岛、打败罗刹兵等等,简直就是功勋卓著,放眼朝中众臣,没谁的功劳有他大。
见康熙皇帝神色有些黯然,众大臣都知道,那是他又在思念自己的这个儿时好友了。
大臣索额图出班奏道:“启禀皇上,当年韦大人悄然离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死后,那帮反贼要拥戴作为天地会青木堂香主的韦大人为天地会总舵主,而韦大人决不肯反清,这才带着家小,偷偷离开京城,从此不知所踪。如今,天地会早已剿灭,以奴才愚见,此事早已天下尽知,不管韦大人躲在哪里,都应该知道了这事。可是,至今不见他现身,恐怕韦大人已经不在人世,也未可知。”
康熙皇帝怒斥道:“胡说八道,韦小宝乃是朕的第一福将,哪一次重大危难,他不是化险为夷?他好端端的离开京城,怎么可能就不在人世了呢?”
索额图心想,自己说话真是欠思量,皇上明明正在思念好友,自己却说韦小宝可能已经不在人世,岂不是触了皇帝的痛处?当即吓得跪倒在地:“奴才胡说八道,罪该万死,请皇上恕罪。”
康熙皇帝骂了索额图后,心想,再怎么说,索额图也是为了宽慰自己,这么当众骂一个中堂,也确实有些欠妥,便道:“你起来吧。”
接着,康熙皇帝对康亲王说道:“不管怎么着,你一定要加派人手,继续查找韦小宝的下落。”
康亲王道:“奴才遵旨。”
见韦小宝的事说完了,工部尚书奏道:“启禀皇上,据司天监观测,今年黄河有可能泛滥,奴才奏请皇上,派能臣尽快治理黄泛,以保障民生与国祚。”
康熙皇帝十四岁亲政以来,将三藩、河务、漕运列为三大事,曾书之悬于宫中柱上,时时提醒自己。现如今,三藩已经平定,北方和西藏也已平定,是该集中精力治理黄河、淮河等水患了。
于是,康熙皇帝下旨,命靳辅总督河道,负责对黄河的治理。
这个靳辅乃是一个能臣,并且知人善任,曾在治理黄河、淮河水患方面取得卓越成就。接到圣旨之后,靳辅不敢怠慢,当即召集手下之人,很快便拿出了治理黄河隐患的《治黄方略》,经康熙皇帝审定,下旨照此方略实施,并由户部调拨银两,即时开工。
第一批治理黄河的费用多达十数万银两,由靳辅带往工程前线。虽然当时天下太平,但土匪强盗与武林中的邪恶势力依然存在,由于这笔银两数额巨大,不得不严加防范,由兵部派了一名能征惯战的将军副将德赛率领五百精兵负责押运,并同时保护靳辅等治黄大臣的沿途安全。
一切准备就绪,靳辅率领治理黄河的人马向河南进发,就整个黄河而言,河南当时是抗洪最脆弱之处,靳辅的治黄方略以河南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