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纷纷下地笼子的村民(第2页)
“嘿,真没有想到啊!”
不管赵东明怎么去叹息,此时悠闲在家的赵春梅则是不然,坐在院里嗑着瓜子,跟邻居唠着家常,当听闻赵东明靠小龙虾挣了不少钱时,脸上的笑容立马僵住,眼里闪过一丝怨恨。
“哼,他赵东明能行,我赵春梅凭啥不行。”
“二狗,别再睡了,赶紧起床。”
吴二狗子正在睡觉,被这一嗓子吼的内心一惊,差点掉在地上。
不耐烦的大声质问道:“妈,又咋啦?没看我在睡觉嘛。”
赵春梅几步跨进屋里,没有好气的说道:“啥时候了,你还睡觉,去,去县城买地笼子,听说这玩意能抓小龙虾卖大钱。”
吴二狗子一听能挣大钱,眼睛豁然一亮,把头一梗,连忙起身。
“真的,那我这就去。”
不大一会,吴二狗子哼着小曲,骑着破摩托往县城的方向开去。
到了以后,吴二狗子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来回穿梭,好不容易找到了卖地笼子的摊位。
挑挑选选,最后买了几套,兴高采烈的绑在摩托车后座,风驰电掣般的赶回了赵家村。
回到家中,和赵春梅马不停蹄的来到河边,把地笼子一一安置好。
看着河面上漂浮的地笼子,娘俩相视一笑,仿佛已经看到大把钞票朝自己飞来。
夜幕降临,月光照在河面,村长赵春来和黄牡丹也沿着河岸散步,看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赵春来不禁眉头皱了又皱。
随之而后,他兴奋的说道:“看来咱村还有致富的好门道,我当村长的可不能落后,得带着大伙一起行动起来。”
黄牡丹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支持。
第二天大早,村里的大喇叭便响了起来,赵春来那洪亮的讲话声,立即传遍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
“全体人员请注意,后山河里的小龙虾能卖大钱,大家要抓住机会,一定要大干一场。”
赵春来的讲话声,就像一把大火,瞬间点燃了村民们的热情,一时间,村里热闹声不断,男女老少纷纷行动,扛着地笼子,拿着工具,争先恐后的朝着后山跑去。
一时间,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片忙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中。
夕阳西下,赵东明独自站在河边,当望到村民们安置地笼子的身影时,不禁仰天长叹。
那些密密麻麻的地笼子,随着水流慢慢晃动,好似告诉着即将要到来的资源争夺战。
赵东明心里十分清楚,如此过度捕捞小龙虾,数量定会急剧减少,用不了多久,河里怕是一只虾都难寻到。
回到家中,沈月茹正在做饭,袅袅炊烟升腾而起,饭菜的香气扑鼻而来,却没能缓解赵东明这压抑的心气。
“月茹,再这样下去,咱得想想办法,小龙虾的营生是做不长久了。”
沈月茹停下手中活,转过身来,眼中满是担忧,更是有很多无奈。
沈月茹只是个朴实的农村女子,又没文化,对于未来的方向实在毫无头绪,只能无助的看着赵东明。
“东明,我没主意,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赵东明抬头看向天空,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想起如今全国发展的势头正猛,处处充满商机,只要能明确方向,就不愁找不到好门路。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东明把自己关在屋中,低头沉思,不时在纸上写写画画。
试图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抓住那根改变命运的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