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渠道革命(第2页)
【复制推荐:省内三类区域·工业回落区交通枢纽乡镇新校区密集地】
秦风看着图,喃喃:
“下一个节点……该是临川。”
两天后,秦风带着黄志强和几名核心渠道代表,抵达临川镇。
这是一座典型的“交通中转镇”,几条省道交汇,物流密集,人口流动量大,却长期没有形成产业闭环。
“这地方,看着乱,其实最适合我们。”秦风说。
“人多,地便宜,货好卖。”
他们找到一处正准备搬迁的旧旅馆楼,直接整租下来,改造成“临川金风服务中转中心”。
一楼为展厅与接待,二楼为仓储与派单,三楼则预留给各地来参加“培训复制模型”的乡镇代表。
“我们不只是卖货,我们是输出模型。”
“一个村,可以变成一个金风;一个镇,可以复刻一套服务链;一个人,可以成为一个联动核心。”
这,就是秦风真正的“组织野望”。
临川试点启动第三天,系统提示跳出:
【异地节点复制成功】
【线路通畅指数:71%】
【同步建议:建立跨节点信息共享机制】
【可选升级:区域配送协同引擎×1】
秦风看着系统,不禁笑了:
“系统,这玩意越来越像我想的那种‘平台’了。”
当天晚上,他召开第二次闭门会议。
这次来的,不止是合作方,还有江南财经大学一位市场系副教授、东川物流公司小股东、以及一家民营电台的市场总监。
“我今天要讲的,不是家电,也不是物流,是未来三年一个年轻品牌如何覆盖一省。”
他画了一张图。
【品牌核心:信任】
↓
【用户接触:内容+服务】
↓
【渠道支点:摊位小店自雇】
↓
【节点交叉:培训派单售后】
↓
【区域复制:服务为媒,内容驱动】
“每一个节点,不是广告商,不是门店,而是服务品牌‘传道者’。”
“所以——我不是在建渠道。”
“我是造人。”
—
会议结束后,教授私下找他。
“你这模型,远超我教的书。”
“愿不愿意跟我们合作,出个案例研究报告?”
秦风一愣,随即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