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镇运国玺(第2页)
宫怜月不由问道:“道兄,他们为何要将自家势力的图腾刻于神羽国玺之上?有什么讲究吗?”
“瓜分国运。”
李长庚一语中的:“国玺一旦铸成,十三州气运尽归其身,如此气运堪称海量,无人不眼馋。”
“按照常规的铸造之法,国玺只能刻圣兽祥瑞与皇帝象征,这样气运就只会被皇帝一人独享。”
“可若照此人说的铸造,便相当于直接昭告天地,这国玺气运也有他们背后的宗门世家一份。”
他抿了口茶,接道:“整个天下的气运啊…哪怕曌儿占大头,剩下的汤水也够他们受用不竭了。”
宫怜月好奇追问道:
“还有共享气运的说法?”
她作为天剑宗宗主,自然知晓气运之说,而且承载着天剑宗一宗气运的天剑,如今就在她手里。
但她从未听林天寿提过,也没在什么古籍上看到过,宗门运宝内的气运,还可以分给其他人的。
“王朝国运和宗门气运是两码事。”
李长庚解释道:
“宗门也好,世家也罢,本质都是家天下,内部成员皆为个体融入这个大群体,而非某个群体。”
“融入之后,你们就被打上了这个宗门或世家的标签,对外你们也是宣传自己是某某宗的弟子。”
“王朝却不是皇帝的私人物品。”
“它本身就是集大成者于一身,是由无数群体与个体共同组成,严格来说,它是一个合作体系。”
“君王和宗门世家弟子共天下,后者奉前者为尊,前者有调命权,却不能随意插手宗门的内务。”
“虽然皇帝可以独揽大权,可以独断专行,但那些宗门和世家在一定程度上,也保留了独立性。”
“所以他们能分气运,你们不行。”
总结起来就是。
宗门和世家是一个单一的人,无数细胞组成了这个人,这些细胞就是门内的弟子。
如果人体死了,细胞也无法存活,所以只能是细胞为人体服务,为人体提供养分。
自然不存在分气运的说法。
而王朝制度是一群人,这些人把气运归总到一起,再由最强大的那个人统一分配。
众人组成这个群体,本就是受利益或种种原因驱动,如今仗打完了,分好处再正常不过了。
宫怜月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那道兄觉得,武帝会答应吗?”
“不会。”
李长庚不假思索地回答。
换做是他也不会答应的。
那可是整个十三州的气运。
不管当皇帝之前说的多好听,坐上这个位置以后,身份变了,心态也是会变得。
这是人性。
什么?
先前的承诺?
武曌承诺你的你找武曌去要啊,关我武帝什么事?
她现在甚至可能在想该怎么合理屠杀这些有功之臣,免得后者居功自傲,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不过。
这样一来,一会儿估计得他出手了,这么大的利益当前,单靠对方一个人,怕是很难镇住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