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5章 棉花大推广(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清晨时分,苏阳醒来后在院子里溜达了一圈,晨时的空气格外新鲜,苏老娘早早做好了饭,农村人吃饭比较早,大家趁着太阳没出来前,去地里干一会农活。

一大早就看到外面来了一伙人,在村里的广场上拉起了条幅,摆上了几张桌子,还放了几袋棉花种子。

条幅上写着“展棉花种植,打赢九五计划”。

根据历史线的进程,苏阳大概猜到,应该是农业局来村里宣传种植棉花的。

也就是今年,玛纳斯河流流域的试种棉花取得了巨大成功,加上国家对棉花的极度缺乏,便将棉花纳入“九五计划”当中,并在南疆和北疆重点普及推广。

由于棉花的产量和价格相对于甜菜、油葵、小麦更值钱,而且更方便管理,所以便逐渐普及起来,成为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

张军在广场上给大家端茶倒水,东问西问的了解棉花这个新鲜的品种。

在大家一脸好奇的目光下,讲解员给大家挨个解释,显得格外热情。

1996年的时候,南疆才开始大规模的普及,晚一年后,北疆才开始大规模种植。

棉花推广成了那几年最重要的大事。

各地的推广员都有很高的指标,农业局都开始向文化局借调人了,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就开始下乡宣传了。

而且当时还会免费提供一部分种子,等你尝到了甜头,再自己出钱购买,价格也偏低。

苏阳走到广场上,从人群中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正是文化局宣传科的王桂芹。

苏阳想躲,不过也来不及了,对方已经朝着自己走来了。

“苏阳同志好久不见,没想到今天在这里见到你了。”

王桂芹落落大方,冲苏阳打了个招呼。

苏阳也笑着回应。

“是啊,挺巧的,你们这是帮农业局干活来了?”

“上面有指标,让我们负责洛浦乡的棉花宣传工作,第一站就来你们村了,我们在局里都听说乔木村的故事了,一直都想来这边看看。”

苏阳自然心里有些自豪,能让一个普通的小村子走进大家的耳朵,作为推动者之一,苏阳很高兴。

“乔木村欢迎你嘛,等你工作结束了,我带你在村子里转转。”

“好啊!”

两个人说着,来到他们的宣传点。

大伙这会正是吃早饭的时候,看到外面来了几个城里娃娃,又聚拢过来看热闹。

二婶子好奇的问道:“同志啊,俺这戈壁滩上,能种出棉花?”

“是啊,地里干的很嘛,风沙大,能成材吗?”

“一亩地能卖多少钱啊?俺们去哪卖啊?”

大家自然认识棉花这个品种,地里也有人零零散散种了几亩,但要是全都种成棉花,对农民来说太冒险了。

大家都知道,鸡蛋不能同时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是棉花今年卖不上价,那就是全部折在手里了。

王桂芹经过了培训,对于大家的这些问题,心中也都有答案,摆摆手让大家安静下来,随后开口道。

“乡亲们,这是咱们农科院最新研究成功的新陆早4号,是咱们兵团农七师农科所培育成功的,亩产能达到25公斤!”

25公斤?

“乖乖,还真不少嘞,小麦亩产才三四百公斤,棉花这么轻飘飘的东西能变两百多公斤?”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