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9金陵(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nbsp;nbsp;nbsp;nbsp;乡试在省城金陵,陈恕不打算回扬州,他身边有墨竹照顾,又有同窗相伴,不害怕出意外。

nbsp;nbsp;nbsp;nbsp;从东山镇出发到金陵城,走水路只需三日,七月下旬,一场雨后,陈恕便与同窗出发了。

nbsp;nbsp;nbsp;nbsp;此次与他同行的一共有三人,其中一位是与他同舍的好友柳子澄,另外二人都是他的师兄,一位叫林知远,一位叫阮从南。

nbsp;nbsp;nbsp;nbsp;客船在江上漂泊,林知远晕船,在舱里躺了三日,仍头晕目眩。

nbsp;nbsp;nbsp;nbsp;陈恕略懂一点医术,回去便让墨竹找点橘皮和薄荷煮水给林知远送去。

nbsp;nbsp;nbsp;nbsp;林知远因此很感激陈恕,与他同住的阮从南便有些不高兴。

nbsp;nbsp;nbsp;nbsp;阮从南也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且家世不必陈恕低,自古王不见王,陈恕一进东山书院,他便多有挤兑,但陈恕与他交集并不多,阮从南即便想找他麻烦也没机会。

nbsp;nbsp;nbsp;nbsp;陈恕隐隐察觉出阮从南的针对,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nbsp;nbsp;nbsp;nbsp;好友柳子澄悄悄提醒他,“瑾之,阮师兄那边,你要小心一些。”

nbsp;nbsp;nbsp;nbsp;柳子澄身世坎坷,父亲早逝,母亲一人靠浣衣供他读书,他能进东山书院,是当地县令惜才,才向东山书院举荐了他。

nbsp;nbsp;nbsp;nbsp;因此柳子澄从小就见识过人性黑暗,陈恕待他好,他便一心为陈恕着想。

nbsp;nbsp;nbsp;nbsp;陈恕平静地道:“柳兄莫担心,阮师兄不会对我怎么样的。”

nbsp;nbsp;nbsp;nbsp;阮从南此人虽才高气傲,但其实不坏,言语讽刺又算得了什么?至少这两年中,阮从南没用阴招害过他。

nbsp;nbsp;nbsp;nbsp;柳子澄还想说什么,但观陈恕神色,还是将话咽了下去。

nbsp;nbsp;nbsp;nbsp;三日后,一行人抵达了金陵。

nbsp;nbsp;nbsp;nbsp;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nbsp;nbsp;nbsp;nbsp;几朝帝王州的金陵,遍地繁华,四人沿着长安街一路寻找落脚的客栈,隔几步便见酒楼茶肆,正值乡试,江南才子多聚于此,四人在一间茶肆听了一会儿几位秀才辩论,原本自信满满的阮从南也沉稳了。

nbsp;nbsp;nbsp;nbsp;林知远出来后便感叹道:“原以为咱们书院中已是群英荟萃,可谁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nbsp;nbsp;nbsp;nbsp;他是几个人中这次最没有把握的。

nbsp;nbsp;nbsp;nbsp;阮从南沉默一瞬,仰头自信道:“知远,怎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你我亦不差,焉知不能夺魁。”

nbsp;nbsp;nbsp;nbsp;阮从南目标从不是中举,他早两年就可下场,但当时没把握拿第一,今年是奔着解元去的。

nbsp;nbsp;nbsp;nbsp;林知远念了一句佛,“但愿如此。”

nbsp;nbsp;nbsp;nbsp;柳子澄从进了金陵城,便一直紧紧跟在陈恕身边,他从未见过如此繁华,纸醉金迷的金陵像一张大网,牢牢罩在他身上。

nbsp;nbsp;nbsp;nbsp;陈恕看出他的不安,安慰道:“柳兄,不必担心,秋闱与辩论不同,你且好好准备。”

nbsp;nbsp;nbsp;nbsp;整个江南省有百人能中举,但秀才何其多,能言善辩者不见得就能中。

nbsp;nbsp;nbsp;nbsp;柳子澄稍稍得到安慰,见陈恕一直从容不迫,心里也生出些许艳羡。

nbsp;nbsp;nbsp;nbsp;陈恕来自富贵之家,家中三代为官,除了学问,他的眼见、胸怀,都令柳子澄钦佩。

nbsp;nbsp;nbsp;nbsp;四人来的不算早,客栈都定的差不多了,走了好远的路,才找到一间有空房的客栈。

nbsp;nbsp;nbsp;nbsp;自然是陈恕与柳子澄一间,林知远与阮从南一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