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巨型都市级避难所(第2页)
位于地下1层到地下7层,由最初的核心避难所,往周边平行扩充出来,同时也是建造最早的中城区。
还有位于地下8层到地下13层,层高由原本的每层12米,大幅度地增加到每层36米的下城区。
“上城区以组装,粮食生产,防守战斗和收纳地表物资为主。”
“没有普通人居住。”
“中城区主要以最初的江河市,宽江流域的部分民间避难所,还有余安市周边的避难所人口为主。”
“他们主要聚集于地下2层到地下7层之间。大多数居住在标准8人间的集体宿舍,少部分居住在后期改造出来的单身公寓和家庭套房中。”
“总人口数约为5000万。”
“同时中城区的地下一层,没有人口居住,是一层专门的饲养工厂。”
“用于饲养猪,牛,羊,鸡鸭和淡水鱼等等。是整座避难所中唯一大规模生产肉类食物的地方。”
“下城区最为庞大。”
“它的每层层高,是中城区一层的三倍。”
“因此不要看在避难所的编号中,仅仅只占据了地下8层到地下13层,总共6层的位置。”
“实际上的空间,却相当于中城区的2到3倍。”
“可以看作是当前避难所的主体。”
“下城区中,地下8层和地下13层是功能区。”
“建设有大型游乐园,大型公园和水族馆,是整个避难所最大的娱乐休闲区。”
“其中地下8层还有避难所中,价值最高的球状闪电控制仓,最大空间的水库和常规物资仓库,工业生产核心的1号超级工厂。”
“以及仅仅只能容纳几十万人的最高等级居住区。”
“地下13层则另外建设有大型核电站和2号超级工厂。”
“而从地下9层到地下12层。”
“属于清一色的居住区。”
“其中地下9层,是整个避难所中唯一的,全部由单身公寓和家庭套房构成的普通居民区。”
“聚集了目前避难所中,在某些方面素质最出色的那一小部分中产阶层。”
“居住密度相对较低,整层仅有1000万居民。”
“地下10层到地下12层,”
“属于纯粹的模块化标准宿舍居住区。”
“每层在上城区种植园支援部分粮食的情况下,可容纳四千万人常住生活。”
“目前其中地下10层,安置了来自于镇海市的居民。”
“地下11层,安置了来自萧江行省的人口。”
“地下12层,暂时还无人入住。”
“等到后续第3批和第4批从萧江行省出发的商队列车,将更多萧江行省的人口运输过来的时候,预计可以将这一层填满一半左右。”
不知不觉中。
农家小院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庞然大物。
仅仅粗略巡视一遍。
其中复杂繁琐的信息,就足以列出一串长长的报告。
而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