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 二百五(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胡惟庸此时正忙的不可开交。

做了太常寺卿,整个开国大典的事情,大半都担在了他的肩上。

之前胡惟庸是副手,前任太常寺卿大人和礼部所设计的大典,引得朱元璋极为不满,多次裁撤仪式流程,减少支出。

胡惟庸知道主公是底层出身,目前的天下正是满目疮痍,亟待休养生息的时候,不愿将过多的钱财花费在大典上。

他便开始务实起来。

原本开国大典的章程,被胡惟庸直接裁撤了近半数,只留下不能绕开的重要仪式。

大典的银钱花费,也骤降到之前预算的五分之三。

这个差事办得相当漂亮,但也惹来了非议。

朝中的文臣们指责胡惟庸不遵礼法,要弹劾他。

即便是礼部的官员,得知他竟然删减了众多程序,也是颇为不满。

尤其,当胡惟庸听说自己所做的事,将朱标的老师——大儒宋濂都激怒了,心中更是压力极大。

偏偏就在此时,陛下调任他进入中书省的事吹了,滕家和胡翊的婚事又不了了之。

更有传言,泄露封赏名单的吏部吴大人,已经被罢官回乡,离开应天的时候都无人知晓。

更加诡异的是,这三件事居然发生在同一天,之后滕德懋大人就闭门不出了。

胡惟庸敏锐的察觉到了,只怕滕德懋悔婚的事,多半和上头有关。

正在他焦头烂额时,忽然有人来禀报,陛下请他到奉天殿一见。

胡惟庸立即起身赶往奉天殿。

但此时偌大的殿上,竟然空无一人。

只有每逢重大仪式、朝会和重要议事之时,朱元璋才会放在奉天殿举行。

胡惟庸一看,主公不在这里,他又不能就此离开,便只能立在殿内等候。

华盖殿里。

朱元璋在批阅奏折,朱标在旁为其整理,时而朱元璋会提点上几句,让朱标发表一下意见。

朱元璋好不容易批完了桌案上的折子,结果朱标立即又抱来两摞厚厚的折子过来。

“还有这么多吗?”

朱元璋虽然勤政,却也不是铁人,一看到还有这许多,下意识捂着脸差点给折磨疯了。

朱标看到父亲的样子,忍不住笑着说道:

“这些奏折与其他的不同,都是参胡惟庸的。”

朱元璋手捂着的眼睛忽然睁开一只,朝着两摞奏章看来,但又实在不想动了,只得吩咐朱标道:

“给咱念念,简短着说。”

朱标点点头,拿起一封奏折说道:

“这是礼部尚书钱用壬,参奏胡惟庸擅自专断,违背六部法度的折子,里面说胡惟庸对于开国大典的事搞一言堂,不询问他们的意见,搞得礼部官员们怨声载道。”

朱元璋一听到这话可就不乐意了,大骂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