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无畏二合一 那你最好带个项圈在(第1页)
然而实际上,事情永远比想象之中要困难。喻逐云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他对投资的领域一无所知,只靠兴趣和南晴的远见性,是怎么也不够的。
所幸现在离美院正式开学还有很多天,他利用这段时间认真地研读了几本相关的书、搜集了资料,又去了那些创业者所租下的小工作室参观,在他们的科普和帮助下,对新兴科技有了大概的了解。
确认要往这个方向大踏步前进了,第二个问题接踵而至,创业要钱。
这帮一腔热血的高材生跑到首大等各种地方宣讲,顶着大太阳说得唾沫横飞,还要遭受各种人的白眼,说到底就是因为没有钱,不然他们自己咬咬牙也能干。
这么久以来,喻逐云还是唯一一个对他们有意向的投资者,所有人都眼巴巴地望着他。
喻逐云安静两秒,拿出了银行卡。
他从前在宜城时总是恣意随心,钱花得实在是不少。但从跟南晴谈恋爱开始,就再也没胡乱花过钱。这些日子以来攒下的所有积蓄都在这里,数目不小。
而且喻惕守给他的那些人也开过会,认为这个投资项目可行,额外支持了他们一笔。
事情继续往下推进。拿到钱时,众人仿佛都看见了辉煌美好的未来在眼前,但实际上,等待着他们的挑战不减反增。
不管是创业时因一两个手续不对而反复跑政府的焦躁,还是技术上始终没有获得突破的困难,亦或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摩擦矛盾……
喻逐云白天去工作室,晚上还要去覃伟的画室,每天几乎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一切都不简单,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与喻逐云这里的磕磕绊绊相反,喻思运那里的项目推进得十分顺畅。
喻家在九十年代末、二十世纪初,就分过许多精力到国内的房地产项目上,并在风口上狠狠地赚了一大笔。他们在这一块有经验,有人脉,更有早已形成的一套模板。
喻思运相当有野心,他想要做一个五年左右的长期投资项目,在首都附近的华天市打造一个投资数十亿不止的游乐镇,用旅游把这儿的房子炒热。
喻海和林蕙中全力支持他,帮忙跑动,一方面是他们确实相信长时间养在身边、乖巧听话的小儿子,另一方面,从医院那次开始,他们就跟喻惕守撕破了脸皮。
既然喻惕守坚持要把喻家最坚实的根基交给喻逐云,这么不看好他们,他们自然也没必要再费尽心思讨好他了。
大不了就分家,两方对垒。
看看到底是谁的眼光浅薄,跟不上时代。
喻思运对自己是很有信心的。
尤其是到九月中旬,首大让在首都的学生们先报道,他的房地产项目也轰轰烈烈地开始动土。作为刚刚入学的金融系新生,一点东西都还没学,就已经实践上了。一时间,他在学校里风光无限。
而喻逐云这里的进展更加困难。
钱已经花了不少,某个技术方面却一直没有得到突破,甚至连人才的招揽都成了困难,整个工作室里死气沉沉。他们一块去外面跑宣讲、忙前忙后。许多学生和路人只是看一眼就会走,根本不会为他们特意停留下来。即使停下来的,也不会立刻对他们的项目感兴趣,反而嗤之以鼻。
长时间看不见成果的努力,很容易让团队里人心涣散。
领头人徐岳抹抹脸,眼圈红透了;技术人员姜天达更是罢工不干,蹲在办公室里破口大骂。
在喻逐云即将去首美院上学时,众人才勉强振作起来。他们难得奢侈了一把,买了些小吃和啤酒,放到从隔壁借来的桌子上,围成一圈给他“送行”。
“云哥,虽然我年纪比你大几岁,但还是这么喊你一声,”徐岳提着啤酒,眼圈有些红,过了好半晌才压下去,“谢谢你的信任。”
“再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喻逐云抬起眼,目光从众人的脸上逐一滑过。
他什么话也没说,只是也抬起了一杯啤酒,冲众人示意了一下,一口喝完了。
冰凉苦涩的小麦汁混杂着气泡滚入胃里,苦涩焦躁的情绪消弭。
回到公寓时,天已经黑透了。城市的夜很亮,路灯延伸在道路两侧,依稀照进了屋里。
喻逐云没开灯,身上带着浅浅的酒气,在沙发上躺下。
耳朵一阵阵地抽疼。
努力这么久,却看不见任何成效,无疑是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