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立刻双目放光:「大郎,大郎你回来了!」

王景禹看他狼狈的模样,只淡淡道:「等着。」

「好,好。」

陈达力仿佛看到了希望,立刻连连答应。

片刻后,王景禹从房中走出来,一手提了一个沉甸甸的袋子,一手似乎拿了张纸。

陈阿环只看着王景禹拿着东西走到陈达力面前,虽不知是什么,也并不多问。

王景禹先把袋子递到陈达力面前:「这里面粗磨的麦粉以及粟米各有十斤,二两盐巴,半斤菜籽油,以及十多个鸡蛋,一小块腊肉。也是这么多年来,王家自你和郭氏处,所得用过的全部。另,与你散银五两,足够你买下一方土院再租佃下几亩田,也算全了我母亲与你自小兄妹一场的情义。」

陈达力心下一松,肯拿东西给银钱,那就有希望啊!

伸手便要接,却不防王景禹半路将他的手拦了下来。

「不过,」只见王景禹继续冷冷淡淡的道:「拿东西之前,把这一纸断亲书签下。你我便于今日堂前三击掌,以示亲恩绝断,再不来往。」

「什么?!」

陈达力当场怔住:「大郎,你看有必要这样吗?再怎么样也是血浓于水的啊……」

他口上强撑,自然是深知,只要这一纸文书签下,三掌断亲,那么今后无论是情理法理,他与妹妹一家都再无半分瓜葛,生死再不相干!

可若是他不签,看妹妹和外甥这态度,不光以后讨不到什么好,连今儿个这吃食和银钱也要落空。

面前那不足十三岁的外甥,对自己一番求肯完全无动于衷。

竟不知何以小小年纪,竟有这般狠绝的意志和心肠!

到此时,久远的回忆袭上心头。

年少时他与爹娘下地灌水割麦,妹妹做好了饭提着饭篮,站在田埂头清亮的喊他吃饭;打这妹妹一长大到八九岁,就把他的鞋袜衣服全包了,缝补浆洗,同样是农家泥地里的娃子,就他的衣裳鞋袜最是齐整和干净。

他当初与郭家结亲,妹妹怕他成亲时没有像样的喜服穿,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日赶夜赶纺纱织布,再拿去卖了,给他一点点换回些好料子和金线银线,与娘亲一起,为他赶制出了那件叫十里八乡都称赞的喜服……

他深深看了眼如今冷眉以对的妹妹,也终于放弃幻想,认清了眼下的现实。

好歹他现在还有粮有钱收收,给自己谋个佃民客户的安身,若再不依不饶下去,他这外甥怕不是真会狠着心对他不闻不问。

无奈一声长叹:「好,我签。」

此间事了,如今临南县的三皇五帝团伙,已八去其三。

经此一遭,剩下的几人也不似以往那般安稳,有的束手束脚,有的则难免猜忌。

史达史主事对段岭的抵抗态度,明显软化下来,不再寄望于要同这新任知县硬着顶,以及将他彻底架空。

段岭也终于在就任一县主官近半年以后,才首次得以拿到临南县的几份帐目本,并分别到临南县的银库丶粮库丶料库丶衙房丶牢房各自巡查盘点了一番。

如此直忙了月余,这才渐渐将临南县上下的财务和民情理出了个头绪来。

只是其中仍有不少,让他认为不合常理,却暂不得解之处。

比如,他此时手中正在翻阅的五等丁产簿丶丁帐丶两税册和保甲簿。

这几样簿册,记载的内容各有偏重,俱是是大景朝朝廷徵税派役丶管理地方的重要依据。

一般情况下,新官上任,第一时间就是要盘查包括这些簿册在内的帐簿,以便了解本县的财政状况,以及一县之民的整体情况。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