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第1页)
第338章
后排突然有人举手:“社长,能提问吗?我准备了二十个问题!”
“我准备了三十个!”另一个学生急忙翻开密密麻麻的笔记本。
陈建公在门口差点笑出声:“好家伙,你们这是要开记者招待会啊?”他转身对走廊喊道,“胡老师,您再不来,这帮孩子要把《孩子王》和《甜蜜蜜》的手稿扒出来研究了!”
走廊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活动室里瞬间落针可闻。四十多双眼睛齐刷刷盯着门口,有个女生甚至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只见胡为民的身影出现在门前,手里拿着一本边角卷起的书。
“抱歉,刚被出版社的电话耽搁了。”他笑着走进来,手中的书"啪"地放在桌上,扬起细微的尘埃。
那一刻,所有社员不约而同从座位上站起来,热烈的掌声,瞬间淹没了窗外的蝉鸣。
等教室里的掌声安静下来,胡为民开口道:“今天我要讲的是如何用细节塑造人物,大家有什么想不通或者是觉得不对的地方,欢迎随时打断我,大家一起讨论。。。。。。”
胡为民说到这里,教室里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好了,那我们就进入正题。关于人物塑造,我想。。。。。。”
讲台上,胡为民自信大方地分享着人物塑造心得,台下的文学社成员听得异常认真,胡为民感觉他们的眼睛都是亮的。
活动室本来就不大,又挤满了学生,时间一长,空气浑浊起来,气温也在上升。
即使老吊扇转悠个不停,不少人依旧感觉到燥热难耐,但众人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讲台上的胡为民身上,此时就连擦汗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中文系老师站在临近教室门口的位置,跟在场的文学社成员有很大的不同,他是站在老师的角度上,看胡为民的视角不自觉地就会带着审视。
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别管胡为民的作品多么受欢迎,他的文学造诣多么高深,但见到胡为民那张年纪轻轻的脸他内心难免带上点不信任。
毕竟文学创作和讲课是不一样的。
可他在门口听了一段时间后,心中对胡为民有些佩服。
就这短短十几分钟,胡为民将人物塑造的那些技巧深入浅出地讲出来,并且还连带着关联了不少矛盾和感情的描写内容,文学底蕴面之广,让这位老师都自愧弗如。
“诶,剑英,胡老师讲的你都听明白了吗?”刘振云问查剑英。
“嗯,你觉得很难懂吗?”
查剑英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讲的都这么明白了,难道他还听不懂?
刘振云顿时苦恼,转头看向大眼睛直勾勾瞪着讲台的陈建公,异常认真,“建公,你听懂了吗?”
陈建公头也不回,干脆地点头道:“听懂了!”
“怎么,你没听懂?”
两人的目光让刘振云有点破防,“你们都听懂了,就我没听懂,难道我不适合写作?”
“你听不懂也得听,胡老师讲的东西都是基础,对文学创作非常实用。再说了,你还可以记在笔记本上,等课讲完了,自己在努力理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