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2页)
王海把这方案一说,和森眼眶一红,差点掉下泪来。
他儿子,就是考上了县高中,家里却无钱供他上学的孩子。
当时儿子没说什么,默默把录取通知书收好,反过来安慰家人,说他已经上到初中,是村里难得的高学历的人了,他没有遗憾了。
可晚上,他听到儿子小声抽泣的声音。
这让他难受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现在,儿子能上学了?
唯一的条件是,等他上完高中,或读完大学后,回村里当老师,每个月有二三百块钱的工资?
这是限制条件吗?这是财神送钱给他们吧?他们一家人一年的收入,也就三四百元。
他有点不敢相信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那她有什么要求?”他谨慎地问道。
“她想买你们村里的茶叶。每年,你们卖给茶厂后剩下的茶叶,她都收购。”
王海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古怪:“她说,今年的新茶,五元一公斤收购;以后茶厂的收购价涨了,她也会涨,就跟着茶厂或者外面的收购价来。唯一的要求就是,她有优先购买权。”
后面的话和森一时没听懂,他满脑子充斥着“五元一公斤”这句话。
“五元一公斤?她全要?你没听错?”他拿着烟斗,瞪大着眼睛问道,手指有些颤抖。
要是他们村的茶叶都卖出去,五元一公斤,无需别人资助,他自己都有能力供儿子上高中!
“没听错,就是五元一公斤,你们有多少她要多少。”
和森激动起来。
他“腾”地站起来,手忙脚乱地穿上鞋子:“那还等什么?我这就去通知大家把茶叶准备好。王科长你放心,我一定让大家把最好的茶叶拿出来,不拿差的糊弄人家。”
王海做扶贫工作多年,很理解和森此刻的心情。
他这是怕叶嘉宜变卦,恨不得当场交易,把茶叶变成现钱。
但现在虽只有八九点钟,村里不通电,大家嫌点灯费油,早早就睡下了。
“别急,你听我把话说完。”他一把揪住和森的衣服。
“说什么?”和森问。
王海把后半句话又重复了一遍。
和森把眼睛瞪得跟牛眼一样:“你是说,每年她都收?全部都要?而且如果茶厂的茶涨价,她也跟着涨?”
“对。”王海点头,“唯一的要求就是她有优先购买权。就是说,在别人和她出一样的价钱的情况下,你必须先卖给她。”
“那当然卖给她啊。就是没有这一条,我也得买给她。她做这么大个善事,愿意出钱送我们的娃娃上学,愿意出钱给我们建学校,我们要是再甩开她,把茶卖给别人,那还是人吗?”
“就算便宜点,我们也卖给她。”他道。
“这一点是要写进合同里的。如果你们有茶,她不收,那她违约,你们是可以告她的。”王海尽心尽力做普法工作。
和森吓了一跳,连连摆手:“不告不告。人家不收,肯定是手上没钱,或是茶卖不出去了。咱怎么能逼着别人买呢?咱是那没良心的人吗?”
偏远山区的人,虽然也有一些败类,但绝大多数是像和森这样朴实的。
你对他一有分好,他就恨不得把心剖给你看。
但这样的人,在接触过外面的世界,获得更大的利益后,很有可能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