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1页)
S市奶茶店开业前,叶嘉宜直接在招聘市场请的两个年轻姑娘,面试过后感觉不错,把两人的身份证一扣,培训两天就干活。
现在干了一段时间,脾性就显现出来了。
“行,明天我跟她说,把她辞退了,另外再去招两个。”叶嘉宜道,“等新来的上手,妈你就别去奶茶店了,专门在家做配料。”
章敏叹气:“你要开学了,我再不去,店里就没人看着了。把店扔给别人,我总不放心。”
“还有十来天,辣椒就卖完了,到时候让陈磊看着店,没事的。”
叶嘉宜嘴里安慰着,心里也在叹气:她缺人手啊,尤其是信得过且能力强的人才。
虽说可以像现在这样直接招聘,感觉合适的就留下来,再培养几个月就可以升为店长。但她开疆扩土的速度太快了,人才培养根本跟不上。
看看能不能做通赵广博的思想工作,让他带着他爷爷来S市。
接下来,她可要再开两家奶茶店,她需要成立一个公司,得找一个经理。赵广博就很合适。
第64章福旦大学九八级中文系教室里。“哇,静芝你好厉害,小说竟然在……
福旦大学九八级中文系教室里。
“哇,静芝你好厉害,小说竟然在《小说月报》发表了,果然是大才女呀!”
“下个月能看到你的文章吗?我一定要买几本,好好收藏起来。”
宋静芝听着同学的吹捧,脸上忍不住露出一丝小得意,还微偏过头瞥了叶嘉宜一眼。
她是教写作课的宋知润教授的女儿。开学一个月同学们知道她的身份后,就明里暗地地奉承她。
主要原因是因为宋教授是一个作家,出版过好几本书。他跟很多报刊杂志的编辑都认识。
如果能得宋教授赏识,继而通过他的推荐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那他们离功成名就也就不远了。
这可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
开学第一次课,宋教授就叫大家写一篇文章,他想摸摸大家在写作上的底。
结果文章交上去,隔天宋教授派了助教来班上找叶嘉宜。过了没多久,叶嘉宜那篇文章就发表在了S市日报上——那是一篇美食散文,写的是S市小吃。
宋教授第二次课时评讲作业,说叶嘉宜这篇文章颇得林语堂先生的真妙。
这篇文章大家虽传阅过,也承认写得很好。但文人相轻,有些觉得自己写作水平不错的学生有些不太服气,觉得如果宋教授推荐的是自己,没准自己的文章也能刊登在报纸上。
所以有一部分人就想尽办法与宋静芝交好。
宋静芝也很享受这种追捧。
虽然父亲夸赞了叶嘉宜,也推荐了她的文章,但父亲是惜才之人,以前也推荐过别的学生的文章。宋静芝觉得自己比叶嘉宜优秀。
从小父亲对她都严格要求,从初中起就让她练习写作。初中和高中她的作文就被选入了《中学生优秀作文》——不可否认,这其中有她父亲替她修改作文和父亲与主编相识的缘故,但也得她的作文写得好不是?
说叶嘉宜文采斐然,除了父亲推荐发表的那篇文章外,也没见她发表什么作品。
让她不能忍的是班上长相英俊的班长王影安喜欢叶嘉宜的文章,而叶嘉宜比她漂亮很多。
所以她卯着劲儿地写了*一篇小说,投到了《小说月报》上。
《小说月报》的主编是父亲的老同学,时不时会来她家做客。为了让自己的文章能顺利登上杂志,她还瞒着父亲,私下里打了电话给主编。
这不,小说顺利过稿。
叶嘉宜根本没在意那边的动静。她手里拿着京市地图,正琢磨着再在哪个区开奶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