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千六百九十四章 集韵(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些书籍当中,具有重要价值的有《贞观政要》,《皇极经世》,《今水经》明、清刻本及抄本等二十多种。”

“另外还有文恭公亲手校注的汲古阁刻本《后汉书》残本,斌孙公手抄校本《东华录》,《笏斋日记》手稿,以及同爵公《皇朝兵制考》几种翁家人的手稿。”

几经劫难,翁家这些图书从数万卷变成还剩下几千册,不能不让人欷歔。

“刚刚翁老说,这些图书当年是分寄两处,一处常熟,一处津门,这六千多册都是常熟旧宅所藏吧?那津门的这部分呢?”周至问道。

“津门的这部分,当年随我全部运来了米国。”翁万戈微笑道:“现在嘛……该是它们回去的时候了。”

“真哒?”周至心里扑通乱跳。

“这些年我一直替叔叔整理这批古籍。”翁以钧说道:“这批藏书共计包含八十多种,其中宋刻本十一种、元刻本四种、明刻本十二种、清刻本二十六种、名家抄稿本二十七种。”

“这里边有许多孤本,密本,比如学术界一直不知其是否真实存在的《长短经》,陈洪绶《水浒博古叶子》,又比如宋本《集韵》……”

“《集韵》?!”周至一下子从座椅上跳了起来:“是庆历本,潭州本,明州本,还是金州本,还是蜀本?”

所有人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周至,尤其是翁万戈,他研究了翁氏收藏一辈子,有了专攻方向,才对《集韵》有所了解。

这娃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从到来这里开始,就现他对诗词,书画,装裱都颇为专精,国学修为也很高,现在居然连对普通人来说非常偏门的韵书都颇为了解,这就有点过分了。

这是和文恭公一样的人,天生的国学妖孽吗?

“呃……”周至看到周围人看妖怪一样地看着他,尴尬地挠了挠头:“这才是我的本门专业,古代文字声韵研究,所以一听到《集韵》两字,就不免激动。”

“《集韵》还有这么多的版本吗?”翁以钧颇为惊讶。

翁万戈倒是起了考较之心,微笑道:“那乔治你再猜猜,翁家的《集韵》,会是哪个版本呢?”

周至在书房里踱了数步:“宋仁宗景祐四年,宋祁、郑戬给上书批评真宗年间编纂的《广韵》多用旧文。贾昌朝也上书批评景德年间编的《韵略》‘多无训释,疑混声、重叠字,致举人误用’。”

“于是宋仁宗令丁度等人重修这两部音韵学著作,最终合为《集韵》在仁宗宝元二年完稿,于仁宗庆历三年刊行。这就是最早的‘庆历本’。”

“此后庆历本至今没有重现,到今天所存宋本所知仅有三种,其一是清宫天禄琳琅旧藏的南宋潭州刻本,如今藏于国家图书馆;其二为南宋明州刊本,目前民间少有散本出现;其三是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田世卿安康金州军刊本,如今藏于岛国宫内厅书陵部。”

“金州本据说是根据蜀本抄刻,潭州本与金州本相同之处颇多,估计是同一流源头,而从目前所见的明州本来看,刻本漫漶不清之处颇多,与其他二本关系较远。”

“元明两代由于韵学不昌,故《集韵》未见刻本,仅靠抄本流传。在明末清初之际,由宋本传出影宋抄本又有三个。”

“先是从潭州本传出的毛晋汲古阁影抄,这一影抄潭州本后来被曹寅得到,将之刻入《楝亭五种》,此后清代《集韵》刻本,均出此源。”

“其后毛晋汲古阁和钱曾述古堂又分别从明州本影抄出一部,即毛抄明州本与钱抄明州本。二者相比,钱抄忠实于底本,但于底本刻工则阙而未钞;”

“毛抄照抄底本刻工,但抄成之后却据潭州本用白粉涂改了一部分内容,反而失却底本明州本之真。”

“如今留存的宋明州刻本已经极少,存世的也损毁严重,幸好又两个抄本留下,必须三者结合,才能恢复真貌,尤其是钱本的刻工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点十分重要。”

“我问个问题。”翁以钧轻咳一声:“刻工就是当时的刻板工人吧?这部分信息很重要吗?”

“这是我们古籍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新方向。”周至解释道:“以往的学者缺乏计算机这样的工具,需要靠自己的记忆力建立学术体系,对于古籍的刻工部分往往会忽略,因为国学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但是在建立古籍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我们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周至说道:“那就是每一个时代的真本善本,很多刻工的名字,会出现在各类古籍当中。”

“刻工除了需要精湛的刻板技艺,还需要通晓文字,文义,在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是文盲的古代,属于要求极高的技术工种,这样的人才很少,以至于各家书坊争相聘用。”

“通过他们的名字,我们就能够得到一种新的年代线索,可以知道哪些古籍出自同一个时期,相互进行考订。”

“另外这些刻工往往是通过家族进行记忆传承的,往往数代人都从事刻工这一行,他们往往父子或者同族一起承接业务,因此其排名先后往往还蕴含着家族代序。”

“这也是一种年代信息,可以据此断定各种刻本的先后。”

翁以钧听得目瞪口呆,这些人的脑子都是怎么长的,居然能够想到这么玩?!

“还有一点,这些刻工的姓名当中,往往会出现‘讳字’,他们可能会遇到在不同的朝代里,需要将自己姓名中的某字替换的情况,这种变化与每个朝代的避讳字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一种时间线索,同样可以据此确定刻本年代。”

“你们是在实心做事的。”翁万戈也听得连连点头,都在说计算机技术是各行各业的加器,他就想不到这些用法,听得大为满意。

“到了近代,中国书店根据扬州使院重刻本在八三年影印行,金州本影印入《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影印丛书》;潭州本影印入《古逸丛书三编》。”

“目前我老师叔正在都搞《集韵》,通过五种《集韵》的宋本和影宋本,另有清人讲述《集韵》的三十多种成果笔记互为讎校,对流传最广的清代顾广圻修订曹楝亭本《集韵》进行大规模的全面校理,最后整理成书,可能暂定为《集韵校本》。”

“你老师叔?谁呀?”翁万戈问道。

“辜振铎,《汉语大字典》的主编,目前已经退休,由国家返聘为《集韵校本》小组组长。”

q4。。q4。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