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63 章 植物间谍5(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然而这样的战役完全没让朝廷发现真正的问题。

事后,给事中夏言反而上奏,说倭祸起于市舶,嘉靖皇帝听其建议,开始裁撤福建、浙江两市舶司,只留下广东一处。

朱元璋气到已经没力气暴起了。

他气得脸色发青,话都说不出来了,抓住自己胸口的衣服,狠狠锤了几下,朱标几个儿子连忙高喊太医,太医吓得顾不上冒犯连忙给他头上扎针,好惊险才把朱元璋抢救过来。

“臣有罪!”等朱元璋一缓过来,太医立刻跪下请罪。

朱元璋大怒之后,一阵体虚,明确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衰老。

“起来吧,你做得很好。”朱元璋气虚地说完,马皇后在一旁担忧道:“陛下先去休息吧,先别看天幕了。”

这忘恩负义的日本,已经气过陛下很多次了,没想到差点把朱元璋真给气过去。

“看,继续看。”朱元璋怎么会轻言放弃,“现在气得印象深刻,日后朕便是为了这一口气,不灭了日本死了都不甘心!”

后世的皇帝不可靠,靠他们灭日本还不如洗洗睡了,老朱决定,这活自己干了!

【这跟因噎废食有什么区别?】

【此事历史上被称为“争贡之役”,此事结束后因为裁撤市舶司,持续百年的大明与日本的进贡贸易结束,但是倭寇怎么会放弃大明这块肥肉?

于是倭寇滋生,东南倭祸埋下伏笔。】

前期,大明使劲当冤大头,让日本人看到了大明的“富裕”;

后期,“争贡之役”让日本看到了大明内部的腐败和虚弱,开始逐渐露出自己狰狞的真面目。

被点名的嘉靖皇帝只觉得脸上被天幕连扇巴掌似的,偏偏这事情已经发生过了,嘉靖二年的他还没修仙炼丹,没想到已经做出了昏庸之举。

被骂多次后的嘉靖难得上朝,此时面对着大臣们的眼神只觉得如芒在背,他快速给自己找了个替死鬼:“把夏言拉下去!打入大牢!”

【许多人以为番茄土豆之类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其实不是,是明朝末年时期流入的。】

【郑和下西洋,没有带回外来的水果,带回大明的长颈鹿被当时的国人误以为是麒麟,也导致后面的其他国家兴起了“麒麟朝贡”。】

【郑和下西洋带回来最多的是香料,这也是华夏人认为比较珍贵

的物品,而这些宝物也被贵族瓜分,对百姓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甚至是宝贵的地图,和郑和下西洋写得日志,也被当时负责保管郑和日志的官员故意销毁了。】

朱棣的时代过去以后,朱高炽便下令停止下西洋。

到了宣德皇帝继位后,朱瞻基为了扬大明国威,恢复万国来朝,让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

第八次下西洋后,郑和便死在了回城的途中,从此,也让大明出海之路彻底断绝。

而大明内部,朱瞻基开始允许宫中太监识字读书,对太监非常信任,也让大臣越发不满,阉党与文臣的党争已经成型。

当大臣来到负责保管郑和日志的仓库储藏室询问:“郑和下西洋的日志呢?”

“被臣毁了。”那官吏甚至是用很骄傲的语气宣布自己故意导致的结局。

“毁了?”

“是的,此乃劳民伤财之举,留下只会祸害后人。”

“你你你!”

官吏说得头头是道:“大人,我朝以农耕立国,当重视农桑之业,先太祖曾严厉要求海禁,郑和下西洋此乃不敬祖宗之言,乃……”

大臣不耐烦:“滚滚滚。”

虽然不满,但他也没拿官吏怎么样,即使上报,也没得到任何人重视。

“毁了,就这么毁了……”大臣失魂落魄走出御书房,除了一声长叹,无可奈何。

“噗——”郑和被天幕夸奖后,在永乐时期得以提前出国,然而刚准备妥当,正在港口等待合适的出海时间,还没驶出大明海域就看到这一幕。

他的心腹连忙接住气吐血的郑和:“郑公!”

但是谁能不气,哪怕换成自己,同样很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