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123 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突然眼前出现一片阴影,两人抬头一看,又忙着跪下去,砖瓦窑老板媳妇儿一边跪一边发抖,完全没有刚才说话时的泼辣模样。

唐阳刚从县衙离开,荣田溪就从后门跑了出去,提前到砖瓦窑蹲墙角。

“你们是欠了衙门税银?”

砖瓦窑老板点头又摇头,“秦文书说了,我这样的小买卖,不必交税,我没欠。”

他这会儿倒有点儿底气了,他媳妇儿使劲在后头捅咕他,他心一横,“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荣田溪无语的看着他,俯身把他和他媳妇儿拉起来,“你要是真欠了税银,县令大人查出来自会来找你,慌什么?夫人说有蛋就送去后院,那是出钱买的,你们正常卖就是,别一惊一乍的,吓唬人。”

砖瓦窑老板愣愣点头,好一会儿才说:“马上入冬了,鸭子和鸡都不咋下蛋了,乡下倒是有不少的鱼,你们要吗?”

荣田溪回去以后把砖瓦窑的事儿一说,盛屏只点头,转过头递给文凡一封信,“你把信交给荣二叔,一路上要小心些。”

文凡点点头,“放心。”

下午文凡赶着驴车离开了。

隔天一大早,盛屏带这王秀和荣田溪去砖瓦窑找老板,让他带路,他们要去买鱼。

砖瓦窑老板坐在马车上,兴奋得很,他还是头一回坐马车,说给街坊邻居听,怕不是要把他们羡慕死。

出了城,一路往南,走了近两个小时才到鲤鱼村,鲤鱼村以盛产鲤鱼出名,从十月到来年一月,都有鱼卖。

一进村,就能看到一个大湖泊,一眼望去,竟然看不到头,水位南高北低,湖面上横七竖八着干枯的荷花杆儿,十来艘小渔船飘在湖中央。

马车一停下,砖瓦窑老板跳下马车,紧跑两步冲船上的人喊:“老刘,快打鱼,夫人要买鱼。”

听得正下马车的盛屏嘴角一抽,她觉得这个老板有点儿呆。

一艘渔船朝他们而来,船头上的老汉戴着斗笠,干巴瘦的身材,说话却声如洪钟,“李老八,是哪位夫人要买鱼啊?”

他声音带笑,“别是你家的李夫人。”

李老八憨笑,“哪儿啊,新县令的夫人。”

刘老汉撑船的手稳稳的,将船停靠在岸边,跳下船,走到李老八跟前,“瞎说话,那等贵人能来这儿地儿?”

李老八正要再说,荣田溪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嘿,老头,你家鱼咋卖?”

刘老汉举起右手,比了个五又双手同举,手心手背在他们面前展示,“大的十文,小的五文。”

“十文一斤?”

刘老汉愣了一下,笑着对李老八说:“这还真是个外地人。”

李老八也笑:“他们说的话我听得懂哩。”

刘老汉虚虚给了他脸一下,又转头对荣田溪道:“咱是按条卖的,小兄弟,你们要多少?”

盛屏和王秀蹲在湖边,研究长得茂密的野菜能不能吃,她们一致认为这是水芹菜,于是上手摘了一大捧,王秀接过盛屏手里的水芹菜,拿给马儿吃。

荣田溪转头问盛屏,“嫂子,要多收鱼?”

这地方物产太少,连吃好几天的白菜萝卜,等到天彻底冷下来,估计这两样菜都没得吃了,盛屏可不想一个冬天尽吃干菜。

“多买些,今年多做些腌鱼。”

荣田溪要了五十条大鱼和五十条小鱼。

刘老汉带着李老八上船,招呼其他人一起打鱼。

他们打鱼的工具很简单:钓鱼竿和渔网,十来个人忙了半个时辰就把鱼抓够数清了。

把鱼装在马车后面支出来的板子上,李老八又拿了一筐子新挖出来的莲藕放到后头。

荣田溪结完账,四人又往城里走。

唐三见盛屏他们带回来两筐子鱼,擦擦手,“今儿个吃鱼?”

后厨这一块儿盛屏交给了王秀,一应食材采购和唐三一家的管理也交给了她。

王秀挑了两条大鱼和四条小鱼出来,“中午做个红烧鱼,炒莲藕,晚上做炸鱼,炖鱼汤。”

唐三连连点头,“那剩下的鱼咋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