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2页)
「西域的三勒浆,方入我大稷不足一年。某前番喝到三勒浆,还是御赐的。而后,倒是听说民间也有了三勒浆,但因着这配制之法,大稷子民还未摸透,只能由胡商行走贩货时携带售卖。不想,竟在这家小小的食肆喝到了。」昭义感慨道,不自觉又喝了一口三勒浆。
韩言捋须笑道:「老夫就与你说吧,来清欢小馆,定不会后悔!一会儿,等杜娘子的「外邦宴」上桌,昭义再感叹也不迟!」
言语之间,颇有些得意的神态。
昭义放下酒杯,又环顾了一番小馆,眸中多了几分认同的神态。
第一道菜,是葡萄酒烩鸡。杜时笙用的是腌制的嫩嫩的鸡腿肉,用盐和胡椒调味后,裹着面糊炸酥了。而后,再加上香葱丶蒜片丶蘑菇等一起翻炒入味。最后,再用葡萄酒和奶油汁进行炖煮收汁。
葡萄酒是葛萨的心头好,既是友情赞助,杜时笙怎可好意思要许多?于是,她为了少用些葡萄酒,便让它作为佐味之物出场了。
「这味道,酸酸甜甜,还有一丝奶香和辛辣之味,老夫倒是第一次尝到。」韩言品了半晌,点了点头,「很是特别。」
杜时笙笑道:「这外邦美食,儿听说,第一道菜都是以咸和酸为主,主要是为了生津开胃,为后面的菜肴打些铺垫。」
后世的西餐前菜,的确就是这个作用。宗天启那日也说了奶油汤一类的菜肴,杜时笙便耐着性子研究了一番。
她自觉这道菜的口味,颇符合大稷子民的口味,方才选的。为了更加配合本朝人的口味,她还特地将口味做得偏甜了些。
「这酸酸甜甜之味的确开胃!」韩言吃过一块鸡肉后,微微点头。
但是,昭义听杜时笙如此说了之后,便不再吃鸡肉,而是端坐在桌边,等着杜时笙下一道菜。
杜时笙瞧他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模样,偷偷抿嘴一笑,心道,这副吃相,倒是有点像魏郎君。
可一想到魏郎君,昨日他那失魂落魄的模样,便又浮现在心头,杜时笙只觉心中不知某处,微微痛了一下。日后,也不知还能否得见魏郎君了。他平日里蹙眉吃青菜的模样,怕是再也见不到了。
方才因着置办菜肴,而暂时忘却的忧愁,便又这样,轻易占据了她的心间。
「杜娘子,这一道菜是……」
这时,巧环又端上来一道菜,肉香扑鼻,望而生津。
韩言和昭义眼前一亮,皆是一脸探寻地等着杜时笙介绍。
**
这边厢,黄录事和宋录事,已提前到了码头,等待着魏少卿。
他们三人,今日将启程去安陵县。
「少卿今日,未曾来大理寺,也不知去了何处,怎的现下人还未至?」黄录事问宋录事。
平日里魏修晏最是准时,今日却不见人影,他有些奇怪。
宋录事在一旁,垂眸看着船来船往的江面,眸光深沉悠远,沉默不语。
绵密的雨帘中,码头人声嘈杂,江面船只如梭。仿佛一切的故事,都已随着昨夜的月光留在了暗夜。现下,谁也不知各自心底,到底都埋藏着怎样的苦痛与伤悲。
「那是谁?」黄录事指着一辆马车,惊讶道。
第92章
这边厢,杜时笙想起魏修晏,心头一阵酸涩。
但闻韩言和昭义有话要问,她微微缓过神来,将鼻头的酸涩压抑下去,笑道:「这道是泗合国的香肠拼盘,儿做的不好,勉强有个样子。请二位尝尝味道如何。」
韩言和昭义闻言,便向那香肠拼盘看去,只见大大小形状各异的香肠,被摆成羽扇形状。
煎炸至金黄色的圆香肠做扇柄,用白色黄色外皮一圈圈卷成的香肠,则被切成片状,作为扇面。乍一看上去,仿佛是花团锦簇的一把羽扇,摆盘紧凑可爱,十分新奇。
韩言和昭义闻着扑鼻的肉香味,迫不及待一人夹了一块。
韩言所夹是整根煎的香肠,外皮微微酥脆,入口满满的猪肉香味,饱满弹嫩,汁香四溢,直吃得他停不下来。
「老夫第一次吃香肠,看来这泗合国也很会吃,竟能将猪肉做得这般好吃。这裹着猪肉馅的薄薄一层,到底是什么做的?」韩言又吃了两口,摇头感叹道。
(。)
:||